再只是为了御寒,时尚、美观、潮流、有型等艺术性因素占据了更高的优劣判定权重。 
当我们再也离不开软件的时候,软件的发展周期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其功能性已不再是软件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我们更想使用一款与自身更加“契合”的应用。 
UI/UX 的设计逐渐成为了应用软件的重中之重,它决定了一款应用的“调性”,并自动对用户类型进行了筛选。当用户在诸多相似功能的应用中选择了一款与其自身风格相对「契合」的应用时,一个小型社区已经初步形成,他们有着相似的“审美”“嗅觉”,他们属于“一类人”。 
本文出自协同创作软件 Figma 产品设计师 Molly Mielke,就软件风格设计的历史及底层逻辑进行了详尽分析。律动 BlockBeats 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在过去的几年里,科技公司的数字设计开始有了趋同的架势:它们的设计都有些许单调、古怪或者保守。从无衬线字体到柔和调色,从呆板的白色背景到按钮的弯曲形状和色调,大多数现代软件都逐渐统一成了一种样式,让人不仔细看的话都很难分清。
过去,软件的外观设计一般都会反映时代的风貌,而且许多年来这种做法一直都颇具成效。这种自动调谐的设计让产品既酷炫又容易被接受;既年轻又让人感到值得信赖。然而最近,这种时尚设计已经变得枯燥无味了,正如大量外观相似的网站所呈现的那样。


现代软件的平淡无奇、缺乏个性让用户越发的渴求那些更加有趣且更有思想的工具,那些更像我们人类的工具——或者比我们人更优秀、更有趣、更古怪的工具。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选择软件时不光会看它是否能解决问题,还会更关注它如何表达个性,就像我们挑选衣服一样。而且,这一观念上的转变已经在悄然发生了。在一些高度个性化的领域,如笔记工具和加密消费品,人们往往会根据自身身份来选择使用哪款软件。我认为,软件的风格设计正在重新流行起来,而我们正在见证这一过程:人们将对于自我的认知映射于产品之上,赋予那些像素文件以生命。这一转变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用户类型以及相关社区的形成。
形式大于功能
自现代计算机行业(IBM、惠普和贝尔实验室)的早期发展以来,软件开发者(当时也是软件设计师)一直为自己在软件性能而非软件外观方面的成就感到骄傲。早期的计算机和软件坚持使用黑色、白色和米色的色调,而使用米色据说还是因为它能够遮挡。至少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他们都太过执着于功能而忽略了形式,形成了一种无视美感的风气。当时,不够实用的的外观设计以及情感角度的诉求曾一度被认为毫无用处,同时,那个时候的计算机带宽也不支持这些诉求。
但是,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行业的不断发展,软件设计不再只看重基础层面的功能性,其艺术性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和选择空间。正如 Nader Salha 在他的《人机界面早期发展中的美学与艺术》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格式规范与数学推理必须和非正式的、直观的、审美感受相结合。如果想让电脑更为大众所接受的话,科学与文学之间的鸿沟也必须被弥合起来”。
80 年代 Xerox Star 独特的纵向显示和对儿童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早期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图案和色彩设计(甚至包括 Clippy 助手)、Kid Pix这样好玩的早期软件,以及 90 年代半透明、水果色外观设计的 iMac 都反映了这一趋势。在计算机的外观与使用感受方面,这些产品都传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还暗示了其目标人群。


但在这一时期,个人电脑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使用个人电脑。因此,当时的软件往往是为了某一特定人群,甚至是为单独一个人而开发出来的。比如说,Kid Pix 的诞生就是因为一位父亲看到自己儿子在学习 MacPaint 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于是便制作出了这款操作简单且更有趣味的软件。在当时,软件不需要有大量受众,计算机也不用为此而推广其使用。


时至今日,各类软件正不断扩大其市场,并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也意味着,它们的目标市场变成了市场里的所有人。
花样的设计,有限的作用
伴随着 2010 年代软件数量的激增,一种被称为实物纹理风格的美学理念也随之兴起。微软、苹果等知名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崇尚这种能引发用户共鸣的现实风格,并倾向于使用光彩界面(比如 Windows Vista 和 iOS 6)。他们采用了人尽皆知的象征性图标(比如垃圾桶和文件夹),成功地让这种设计风格既引人注目,又易于新用户理解。

为了让屏幕上的一切都看着尽可能逼真,这类软件基本上不需要定义风格或立场,只需要反映外部世界就足够了。
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向着更加扁平化、简约化的方向发展,许多科技公司也开始按照这种方式调整自己当下的品牌风格,最终都变得大同小异。这种极简风格借鉴了苹果公司的简洁曲线、瑞士的平面设计、包豪斯现代主义风格(这是对包豪斯的曲解)、现代无衬线字体以及柔和调色方法,打造出了一种让目标群体(千禧一代和越来越多的 Z 世代)感到熟悉、亲近的外观。
从 Airbnb 到谷歌再到 Spotify,这是一个属于那些让人感到亲切的消费者(甚至是企业)品牌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然被这些品牌的商品化所定义。


虽然这类品牌运用了大量简洁的线条、渐变以及圆形图样,但却没有得到人们特别的喜爱。而且,即便这些品牌一直在努力吸引“正确的”群体来使用它们的软件,却很难与用户建立真正有价值的联系——其产品就像一块有着独特风格的空白石板。
重归特定性
我们在软件和科技品牌设计领域又再次回到了原点。软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面向特定人群,甚至只面向一个单独个体。但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其目标人群也在一步步扩展,最终失去了其原本的特质。既然科技行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普遍的品牌身份危机,我们应该把重点重新放到特定性上,从而更广泛地吸引用户。
但是,软件和工具设计师又将如何做到这一点?软件的风格又是什么?
风格的设计远比单纯使用一种醒目的颜色或绘制一个好玩的实物纹理样式图标要复杂得多。我们很难给出具体的定义,不过总的来讲它指的是人在和某件事物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的整体体验。风格设计不是简单地在企业软件页面上放点色彩图案或动画来进行优化,而是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能够欣然接受并能感到共鸣的特殊感受。
风格对于我们的经济、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来展示我们当前的个人形象与预期形象。人们普遍认为风格是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等产品时做出购买决定的驱动力,在我看来,技术和软件领域也同样是如此。
举个例子:人们之所以愿意向一个设计精巧的电子邮件客户端每月支付 30 美元,甚至愿意被其列入等候名单,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独特感受,也能让人感觉到其设计的灵魂与核心所在——每一个编辑性设计的背景、每一次与用户的沟通、每一部微动画都有其用意。时至今日,正是这种风格在有机地将产品文化传播给那些具有审美能力的高级用户。
然而,风格不只是关乎于目的性与吸引力,也可以是 Notion 这样的软件公司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Notion软件不仅有着干净的操作页面、妙趣横生的插图,还有着可玩性极高的文献引用功能,这让它在一众笔记应用中脱颖而出。虽然这些特质从功能的视角来看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却能让用户与 Notion 和其理念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出了一批忠实受众。


我认为,他们所做的是将意识与思想重新纳入到软件的设计框架当中,让软件能有自己的态度。比如说,Linear光滑明亮的界面感受和简明有效的工具方法,都表明了它对于像素级别完美质量的执着追求,着实让人深深着迷。同样,像Cash App 这样的产品也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风格设计是如何打破传统行业的桎梏,让传统金融工具变得令人难忘且耐人寻味的。从公司的网页插图再到其语气口吻都在说明一件事情——它们正在努力地(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功地)让自己的产品在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人眼中成为酷炫的代名词。
正是 Cash App 的风格与其"重新定义世界与金钱的关系"的使命之间的显著关联,让它能对目标群体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这种精神体现在品牌的方方面面,从其服装线到品牌故事的讲述,都涵盖了这一精神内核。其中,它把品牌故事设计成了一个名叫"我的第一个比特币和中本聪的传奇故事"的微型网站,上面以导言的形式讲述了产品的功能和优势——所有内容都与他们的使命相一致,对金融行业来说属于文化层面上的进步。
虽然上述这类平台成功吸引到了用户,但我们依然需要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社区和身份的关系。虽然 Crypto 曾一度将功能而非形式放在首位,但最近该领域已经开始更多地去关注风格,并成为了所有将风格作为竞争优势的行业中的领头羊。
如今的 Crypto 行业一方面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风格、身份和社区三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它也从艺术和时尚行业已然成熟的风格炒作模式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即拍卖和空投,用以推动行业发展、创造稀缺性并吸引早期用户。一旦你成为了 Crypto 社区的成员之一,无论是钱包的选择还是你想购买的Cryptopunk款式,都与你的身份息息相关。


审视过去,引导未来
退一步讲,我们在疫情期间已经深谙线上疲劳的可怕——过量的通知消息和各类应用程序,以及大量的信息浏览与网络会议已经让我们疲惫不堪。这种情绪激起了人们对于过去那种人与科技互动方式的怀念,那时的科技在我们眼中既新颖又有趣,而且我们也能有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
在设计领域,我们从 8 位元艺术、像素艺术再到宝可梦,都可以看到这种怀旧情绪的影子。这是让功能重新大于形式的一种倒退式的"回归",其中这些形式毫无疑问地反映了软件正试图面向更小范围、更为精准的受众群体。鉴于此,像Craigslist和Are.na这样的网站便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他们模拟互联网式的风格以及原始按键形式在这样的现代背景下显得十分大胆且有趣。与我们今天频繁使用的那些司空见惯、蓝色商标的现代工具(也是这些风格一致的工具造成了前文提到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局面)相比,这样的网页工具可以说是相当有个性了。虽然它不一定会让你产生共鸣,但在陈旧中萌生新叶,总比在簇新中毫无进取要好。
另一方面,风格设计也会让那些试图重塑品牌的大型科技公司看起来缺乏信仰与深度。也就是说,它们品牌的形象设计只不过是为了充充门面,与其真正的行为和个性完全脱节,无法让人们产生共鸣。这种风格失真的问题往往发生在大公司身上,当它们试图统一众多子品牌的外观时,在品牌一致性的名义下,它们让每个子品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毫无特点的复制版本。
我认为,我们并没有理由要去保留子品牌的风格特性,因为人们更关心的是风格的一致性,而不是一个品牌的组织结构(除非它确实影响到了软件的使用体验)。虽然说,随着员工主观感受和理解的不断改变,风格很难加以调控,但有些大型企业却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苹果就成功地保留了自己的一贯风格。究其原因在于,苹果有着十分详尽的品牌指南、只招收具有特定审美判断的员工、并将设计(或如他们所说的,用户体验)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这些都为实现风格统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结语
人们开始从风格样式和用户感受的视角对软件作出评价,说明人们对于科技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科技已然在人们眼中成为了社会和个人特质的一部分,而不再单单只是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工具了。软件也早已从单纯的可用性当中脱离出来,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在这种新的大环境下,软件的风格特点就能直接反映其设计理念与目标人群,但是现如今很多科技品牌一直未能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产品当中。
"我们在塑造工具的同时工具也在反向塑造着我们",这一概念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的广泛共识,而身处于这样世界当中的软件公司,又将如何用艺术的力量重塑我们的社会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些设计师和建造者来说,又将如何营造我们的工作环境,让拥有相同风格理念的团队得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软件?

发表评论 已发布 0

还可以输入 800 个字
 
 
评论 打印